首页 → 感悟 → 电视剧
丧寿,寿不送烟丧不候补
日期:2018-11-30 18:46:17    编辑:谭几秤    来源:互联网
农村俗语“喜不送伞,寿不送烟,丧不后补”,知道是什么意思吗?不管是生活在农村还是城市,人情往来是家家
农村俗语“喜不送伞,寿不送烟,丧不后补”,知道是什么意思吗?

不管是生活在农村还是城市,人情往来是家家户户都避不开的一个话题,而与城市的朋友相比,农村相邻之间的来往更加频繁,农民对人情世故方面也更为看重。

这几年,农村的酒席名目越来越多,除了常见的红白喜事,不少农民还会专门给老人祝寿,对于农民来说,每一个场合都不能忽视和遗漏,就算不能亲自上门捧场,该准备的礼金和礼物无论如何也不能少。

说到送礼,农村在这方面的讲究还不少,比方说根据场合和亲疏关系的不同,农村准备的礼物也会有所区别。虽说礼物是为了表达心意,可是如果不懂送礼的规矩,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,农村有句俗语叫做“喜不送伞,寿不送烟,丧不后补”,知道是什么意思吗?

首先说这“喜不送伞”,听村里的老人说,早年间农村的条件比较落后,如果有哪家办喜事,粮食、白酒、猪肉之类的物品都可以当作祝贺的礼物。不过农村有一个规矩是,新人结婚,亲朋好友和邻居们是不能送伞的,原因是听起来不吉利。伞和“散”谐音,如果你送一把伞当结婚礼物,在农民看来其实是盼着人家散伙,反而会因此得罪人。

“寿不送烟”也是同样的道理,虽然农村很多老人经常烟不离手,但是按照农村的规矩,在给人祝寿的时候,不论多昂贵的烟都不能拿来当礼物,这是主人家的大忌,因为烟和咽同音,在祝寿的时候送烟,经常会让人联想到咽气的意思,对老人来说实在不是什么好彩头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祝寿送烟确实不合时宜,收到的人不仅不会领情,反而会影响原本的关系。

至于“丧不后补”的说法是,在农村,如果因为太忙或者其他的原因,忘了给办丧事的人家送礼,之后想起来也不要再补送。在送礼的人看来,补送礼金或许是为了表达诚意,但是对主人家来说却并不是好事。

一方面,农村办白事的讲究本来就不少,在农民看来,有人在丧礼结束之后补送礼金这件事,多少有些不怎么好的寓意,碰上之后心里也会有个疙瘩;另一方面,至亲离世本来就是一件伤心事,丧礼办完也就意味着尘埃落定,如果不合时宜地补礼,只会让逝者的家人再伤心一次,这种做法并不明智。

以上就是对农村俗语“喜不送伞,寿不送烟,丧不后补”的解释,这句话一直流传到今天,在很多农村地区已经成了约定俗成的规矩,你都知道多少?你觉得农村送礼的讲究有道理吗?欢迎留言告诉我们。

来源:https://m.toutiaocdn.com/i6694149063241105928/?app=news_article_lite&timestamp=1558610905&req_id=20190523192824010025080080989DE53&group_id=6694149063241105928&tt_from=android_share&utm_medium=toutiao_android&utm_campaign=client_share
猜你也喜欢:雷洋之死(走了,捉奸,还会,嫖娼,钓鱼岛)

雷洋之死<
雷洋之死(走了,捉奸,还会,嫖娼,钓鱼岛)

雷洋之死

雷洋,一个年轻的生命,就这样走了,轻轻的。雷洋走了,一个完整的家庭就这样碎了,轻轻的。

“嫖娼、暴力抗法、死亡”,各种报道在努力还原“真相”,我总算有点信了,小日本说钓鱼岛是它的,菲律宾也说黄页岛非它莫属,还把中国告了。当然狗叫是会引起群吠的,电视里还播出过《会下蛋的公鸡》,这些我都信了,差一点。门外谁在大喊狼来了,这他妈的谁信!

这次不是城管,更不是临时的,虽然是便衣,但可信度还是提高那么一点点。

国人一直是以成败论英雄的,嫖娼是违法还会拘留的(现在知道可能还会没命的),要是包二奶最多是道德上的遣责,如果能上位而登堂入室,那是需要大摆宴席而庆贺三天的。难怪男人们都想干大事---谁不要命?

中国一直是一个法制国家,古有捉奸在床,发展至今天,居然可以—捉奸在路了(而且是一个人),我也是无话可说了,但好多男人难免有点惶惶。

作为一个男人,雷洋,你在天堂不要哭泣,真相你是知道的,当然,我们也知道,只是有些不一样。

看报道,记者去雷洋家时,他爱人在剥着大蒜,心里有些许安慰,逝者长已矣,生者如斯夫。

抬天看看北京的天,雾霾有些严重,但东方已密布了些乌云,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,或许,或许,明天?明天,我能看到那个明亮的太阳。

猜你更喜欢:青年文摘:第二个“白求恩”(山村,英语,白求恩,日照市,出院)
青年文摘:第二个“白求恩”(山村,英语,白求恩,日照市,出院)

第二个“白求恩”

我不是画家,无法用浓厚的色彩去描绘他慈善般的面孔;我不是歌唱家,无法用浑厚的声音去讴歌他大爱般的精神;我只能用简陋的文笔去表达对他深深敬仰之情。

居住在加拿大的叶福得知中国一些偏远山村小学没有英语老师,更别说那里的孩子听到得到地地道道的英语。他很同情山村的孩子。于是2008年8份他孤身一人来到中国的日照市,他找到当地记者,并告诉记者他想到日照的山村小学免费的去哪里的孩子们英语。记者被他的话语所感动,并帮他联系到当地教育局,教育局的领导很是赞同叶福去教山村的孩子们。大概迫于生计,他还参加了日照市当地英语之类的辅导班。每月下来能够勉强维持生计。

后来,他的事件被广泛的传播,一所大学的领导得知叶福的故事,并聘请他为外籍教师。但他并没有辞掉原来义务教山村孩子们的工作。他却比原来更加勤奋工作,他在这所大学以及周围其他几所大学举办英语角、英语演讲之类的活动,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。半学期后,他所教的学生的口语相当出色,得到校领导的一致好评。因此校领导延长了聘请他为外籍教师的年限。

这一学期很快就结束了,学生们都回家过春节。我问他有什么打算在春节期间,他告诉我他要去印度旅游。几天后,他给我打电话说他已经到印度了。一月后,简短的假期很快就过去了,新学期随之而来,他匆忙从印度赶回来。不幸的是他染了一身的病,由于对当地水土不服,环境恶劣。他染上疟疾和其他疾病,看上去比原来消瘦很多。回来当天,他坚持给学生上课,下课后,他终于在也坚持不住了,晕倒在地上。幸好有几位老师及时的发现他晕倒在地上,并把他送往当地医院救治。在他住院期间,他还经常询问学生的学习情况,并告诉学生不要太担心他,他很快就来上课。医生告诉他需要住一至两个月的院。由于她太担心学生课程,住了没几天,他就偷偷地办了出院手续。回到学校重新开始上课,由于病情没有得到有效遏制,且又严重恶化,他有一次晕倒在教室中,他再次被送进医院。这次医生狠心要让他住几周的院。当他住到两周后,他对医生说:"我感觉自己已经完全康复了,可以出院了。”由于医生执拗不过他,最终同意他出院。在办出院手续时,医生问他:“你是因为住院费太昂贵而住不起院,还是有别的原因。”叶福对他说:“并不是住院费昂贵而住不起,因为我太担心学生的课程,我不在,谁给他们上课?去必须回去。”医生听完后摇了摇头说了声:“罢了罢了!”

于是回到学校后,他开始正常工作。之后大家一致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第二个“白求恩”。

  • 本类最新
  • 时尚
  • 新闻
  • 生活
  • 视觉
  • 微爱
    栏目ID=88的表不存在(操作类型=0)

头条推荐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