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→ 感悟 → 电视剧
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,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名句
日期:2018-11-30 23:18:15    编辑:陆雪    来源:互联网
现实原则,享乐原则(享乐,原则,潜意识,弗洛伊德,心理)
现实原则,享乐原则(享乐,原则,潜意识,弗洛伊德,心理)

"现实原则"是什么?

  所谓“生活“,就是--在我们能做的范围内调整我们愿意做的事--这样的一个过程。
  婴儿每次想得到注意而总是哭喊时,他领悟到他的一切所求不被同样地考虑;成人想买件新衬衣,因为经济不好而作罢;所爱的女人不愿意和自己结婚,而法律又禁止自己强迫她……这些都是意识的愿望被外界环境否定的种种形式。“潜意识心理里,某些受享乐原则刺激而产生的欲念常遭到另一个相反的力量的监察。佛洛伊德称后者为“现实原则“。我们每个人都具有这个力量,以来统制我们的潜意识里那些无法无天的要求;并设法改造它们,使之合于周围的现实世界--那个充满法律和责任的世界!
  “现实原则“的典型例子即是法律,命令以及一些外在的需求。它与享乐原则的关系就像坚决的双亲和任性的孩子一样。

"享乐原则"是什么?
 
  婴儿始终企图要满足他的每一个愿望。不管他是需要母亲的拥抱、吃的东西或除去潮湿的尿布,他总知道怎样让周围的人注意地,并了解他的需要。
 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心理大体上也像婴儿一样,以相同的方式满足本身的希求--享乐。任格评德所指的享乐并不是一般所谓“有限的个人享受“的意思。他认为这个字包含了任何一种解脱的快感--如情绪痛苦以后的松弛或个人潜意识紧张的减除都是。
  潜意识心理的愿望和需求像婴儿一样,对法律、伦理和禁忌也一无所知。生活世界里的“可以“与“不可以“对它没有任何意义;它只知道自己需要什么;可能是关爱、重视。力量或者其他的某些东西,若不设法得到是绝不甘休的。
  这种冲动在每个人的心理镇处造成一个“追求满足力的固定需要--这就是“享乐原则“了。弗洛伊德以为它是潜意识心理所奉行的“最高指南“。
猜你也喜欢:生命的美妙多在蓦然之间(蓦然,仰首,士兵,轻佻,遐思)
生命的美妙多在蓦然之间(蓦然,仰首,士兵,轻佻,遐思) 以为黧黑一片,可是一仰首,蓦然看到几颗星眯笑,也就微笑了。

  那夜,从梦里醒来,捻开灯,不知惺忪的是灯光还是眼睛。走到室外,只觉夜迷濛,仿佛夜也在做梦,想仰首深深吸一口气,看到上弦月浮在山岫,像一艘画舫停在蓝海上,顿时觉得自己是船夫,随着地球航行。

  曾航去一个海岛。有一天爬山时,惊喜发现一朵百合花开在一片绿中。如果那次的爬山是一首诗,那朵在山上瞥见的百合花,该是最美的一句了。我没有采它的欲望,因为如果采它,它很快就枯萎,我不愿为花写挽歌,蓦然看到它已使我满足。如果想都拥有一切所喜爱的东西,就不会有满足的喜悦了。

  摩西率领下的犹太人出埃及,走了好远好远的路,倏忽看到约旦河,多狂喜!茫茫海上,几乎绝望时,远远瞅见岛,使死沉沉的船充满希望与欢乐。在一丛陌生的脸孔中霍地出现一张熟悉的脸孔,两个惊喜相遇。一个作家也许长时思索稿笺仍空白,却因瞥见一片云、一只鸟、一朵花或一棵树而勾起灵感。在一篇冗长的文章里,瞬间看到警句,多振奋!卡罗尔笔下的爱丽思,梦跌入兔子洞里,惊愕看到一个与大人的世界全然不同的奇境。蓦然看到的许多事物常使我们惊喜,但不是在爱丽思的梦,而是在我们现实的生活。

  只不过是轻瞟一缕轻烟,你就袅袅冥思,而有一日的喜悦。人生许多美丽常开始于刹那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,那蓦然看到的悠然,从晋朝以来,不知羡煞多少人。一位将闭上眼睛的老人,恍惚看到远行的孩子回到身边,惨淡的嘴角顿时浮上一丝微笑,而含笑离开人间。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,人生的画面还可以因蓦然看到而添上一笔。

  在炮声暂停的战场上,一个士兵疲惫地把视线移到天空,看到一朵云在飘浮,顿时使他陷入久违的遐思,忘记适才的紧张而松懈在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。突然一声炮响传来,那士兵在遐思中倒下去。那士兵死得并不像战士,却像诗人;他死得并不悲壮,却凄丽。

  爱默生在日记里曾写:“自然是个轻佻的女子,以她所有的作品引诱我们。”说自然轻佻,也许是因她有太多的美。在大自然中,霎时看到的常觉得“美”;但在人间,见到的却常觉得“不美”。人这个筹码,常使大自然的天平不均。尤其是住在城市里的人,甚至整天嗅不到泥土的芬芳,如果把视线移向自然,眼睛与心灵就有许多欣喜了。

  三百多年前,英国有个年轻人蓦然看到苹果落地,匆匆一瞥使他构思了革命性的理论。思索蓦然看到的欣喜吧!那使生活轻松与丰富的酵母。

  文:许达然 猜你更喜欢:胡适与陶行知(胡适,行知,两人,他还,教育) 胡适曾坐飞
胡适与陶行知(胡适,行知,两人,他还,教育) 胡适曾坐飞机去广西,写了首《飞行小赞》:“看尽柳州山,看遍桂林山水,天上不须半日,地上五千里。古人辛苦学神仙,要守百千日戒;看我不修不炼,也凌云无碍。”陶行知对学生说,这种诗是“害了贫血症的文艺。”它脱离了现实,应该“把一些活的血输进去。”他还仿照原诗写了《另一种看法》:“流尽工农汗,还流泪不息;天上不须半日,地上千万滴。辛辛苦苦造飞机,无法上天嬉;让你看山看水,这事太稀奇。”他还接受了学生的建议,将最后一句改为“还是吹牛皮。陶行知到美国宣传抗日,集会上讲到上海一名叫胡阿毛的司机被强迫为日军运军火,他毅然将装满军火和押送日军士兵的卡车开进了黄浦江。说到这里,他又针对驻美大使胡适调侃道:“恭喜胡家出好汉,不是胡适是阿毛。”1937年他又看到胡适《秋柳》诗,“但见萧萧万叶摧,尚余垂柳拂人来。西风莫笑长条弱,待向西风舞一回。”又为秋柳抱不平,说:“这是先生自写照,诬我献舞亦奇哉,君不见我鞭但一指,任尔东风西风都滚开。”胡、陶两人是安徽老乡,又同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友,都受到过该校哲学家约翰?杜威的熏陶,但因为生活环境和经历的不同,产生过一些隔膜和歧见是难免的。陶行知在美国读书,转入哥伦比亚大学之前,和孙中山之子孙科同住一个宿舍,后来他还说过这样的话:胡适,靠外国人吃饭;孙科,靠老子吃饭。但这些都不足以说明胡陶两人的水火不相容,他们在很多问题上还是相互支持的,私交也不错。1930年胡适离开上海北上前夕,陶知行在上海租界一家徽菜馆为胡适饯行,徐志摩夫妇作陪,吃的是徽菜“一品锅”,临别,两人还以:“这样的世界,知己朋友应该以同怀视之!”相互共勉,并决心“一定要为继往开来,震古铄今的经典文化教育不付诸阙如而努力。”
陶行知原名陶文俊,出于对王阳明“知行合一”学说的推崇,更名为陶知行;胡适原名胡嗣?,学名洪?,因为对达尔文适者生存理论的推崇而改为胡适之。由于胡适发表《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》,批评国民党为“反动派”,遭到了国民党文人的群起而攻之,安徽老乡杭州西湖汪庄别业的主人汪惕予设宴为胡适排遣,请了蔡元培、蒋梦麟、陶行知、徐志摩、梁实秋、叶公超等陪同。席间又议及困扰过很多人的“行与知”关系。这本来就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、农民和地主究竟谁养活了谁的问题。如果一定要说行是知之始,那么,婴儿一生出来就知道要吃奶了,行和实践之前也非盲目,已经经过了知的检验,所以不同知的人,就会选择不同的行,对其后果也没有“唯物”与“唯心”的评判。不过当时大家还是站在了“行是知之始”一边,胡适对陶行知说:你的思想观念也早已叛逆了阳明之说,你“知行”这个名字是否可以掉过头来,称呼“行知”了呢?而他自己提倡写白话文,与之乎者也似乎也有些尴尬,于是胡适之改成了胡适,陶知行又改成了陶行知。
1937年胡适和陶行知在美国相见,陶行知10月给胡适的信中说:“这次在华盛顿相见,很为高兴,只因时间不足,不能畅谈,最是遗憾。”可见胡适和陶行知都在同心努力为国出力。据黄艾仁教授对胡适与陶行知交往情况分析,胡适和陶行知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一直能配合默契,有深厚交谊,都有一番教育救国的雄心壮志,并一起倡导“工读互助团”,一起草拟合译《中华教育改进社简章》,一起筹办“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”,一起进行“平民学校实地试验”。胡适起草《我们的政治主张》宣言,想邀几个“好人”加入,陶行知也首先赞成,他也明确肯定胡适“整理国故”的观点。在教育问题上,两人着眼点不同,胡适专注要在中国创办一流大学,重点在于提高;陶行知则主张从当时中国社会现实出发,推行乡村普及教育。但他们终极关注的目标,都是为国富民强振兴中华,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。
原载香港《文汇报》2016年3月1日

  • 本类最新
  • 时尚
  • 新闻
  • 生活
  • 视觉
  • 微爱
    栏目ID=88的表不存在(操作类型=0)

头条推荐

返回顶部